畢業設計如何開題
2022-10-26 08:35:55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作者:莊永志
摘要:開題報告不要硬套畢業論文的模板。開題答辯也不要簡單地把開題報告誦讀一遍。
無論是本科生還是碩士生,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一般在秋季學期開始,第一步就是開題。將來要從事實務工作的學生往往以畢業設計也就是新聞作品的形式來申請學士或碩士學位。
重點說說開題報告怎么寫。
開題報告可以說是畢設的施工圖,題材選擇、國內外已有作品分析、本作品力爭凸顯的特色、素材采集和寫作與編輯的時間安排,這些要點的規劃對畢業作品的完成和質量影響巨大。但很多學校開題報告的模板都是針對論文而定,很多學生也不多想,硬往里套,按部就班地填寫——“研究背景及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研究進度計劃”——仿佛要寫論文。
寫報道或拍片子,當然要做研究,但此研究非彼研究,對以圖文或音視頻為載體的新聞作品,在撰寫開題報告的時候,要針對作品特質緊緊圍繞以下問題找資料、看作品、做規劃。
第一,我為什么要寫或拍這個題材?
要從認知價值、傳播價值、事實背景來說服各位老師你要拍要寫的這個題材很值得寫、很值得拍。
對選題,再稍微多說兩句。這些年看了很多本校和外校的畢設作品,有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不少學生的題材選擇明顯地去新聞化,對重大新聞事件刻意回避,選擇的題材往往偏軟,熱衷于倡導綠色環保、傳承傳統工藝、關愛老年人養老或婚戀、講述校園故事等——過于偏重所謂人文情懷的標簽化表達!當然不是說這些題材不能拍,但選擇這些題材的學生,從開題報告到最終作品,往往止于態度與情懷的宣示:所謂非遺題材的紀錄片,其實就是聲情并茂的旅游宣傳片路數,所謂校園故事,往往就是訪談為主的社團活動(比如打球)。
新聞傳播專業的本科生和碩士生還是要瞄準當下、緊扣新聞迎難而上,爭取做有分量的特稿、解釋性報道甚至調查性報道。
第二,國內外的記者已經寫過或拍過哪些同類或類似題材?
就像論文的文獻梳理一樣,對這個問題的陳述能讓導師和答辯組的其他老師了解你的視野、你對其他作品的感受與判斷,也了解你創新的基礎是否扎實。
第三,你要寫出或拍出什么新意?
在闡述了意義、比較借鑒其他作品的基礎上,你要描述清楚你的作品在深度開掘、角度選取、作品形態、表現手法、社會互動等方面有哪些創新的追求,哪怕只有一點點,這也是你作品的專業貢獻。
第四,如何操作、安排?
你可以告訴老師們你已經做了哪些準備(比如已征得采寫對象同意),還面臨哪些困難或變數(比如受疫情影響,可能你不能到學校之外的地方采訪),你有什么備選方案(比如以在家鄉采寫為主或有備選題材),時間進度如何安排。
關于開題答辯,簡單提示三點:
第一,如果有答辯組老師對你的選題或方案提出顛覆性意見,你要感到慶幸:開題答辯,是對你的選題是否有價值、角度是否恰切、方案是否可行的一次檢驗,是你請教導師之外的其他老師的寶貴機會,這時候提出任何顛覆性意見都比預答辯和正式答辯時提出來要好。
第二,答辯時間有限,不要從“文獻梳理”到“選題背景”到“時間安排”這樣機械地宣讀你的開題報告,報告已經提交,在答辯現場最好把你的匯報重點放在究竟要拍什么或寫什么、你做了哪些準備、打算怎么拍或怎么寫。
第三,如果答辯組各位老師簽字通過,你就根據老師們的意見完善你的開題報告,準備實施;如果答辯組要求修改,你一定要單獨請教每位老師,根據老師們的準確意見作出實質性的修改;如果你的導師沒有參加開題答辯,你要把答辯結果和答辯組老師的意見如實匯報,尤其是答辯組要求修改的話,你要把修改后的開題報告先請導師把關,導師認可后再請答辯組老師審閱。
?。ㄗ髡邽槟暇┐髮W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焦點訪談》前主編)
【文章刊于《青年記者》2022年18期】
本文引用格式參考:
莊永志. 畢業設計如何開題[J].青年記者,2022(18):12 8.
來源:《青年記者》公眾號
編輯: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