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記者2021年7月上評刊
2021-08-10 14:09:59
來源:青年記者 作者:
摘要:《青年記者》2021年7月上期評刊意見
1.“版面語言”是傳統紙媒的看家本領和拿手好戲,許多名噪一時的紙媒大家,都曾經通過優質的“版面語言”稱雄一方。新媒體的“版面語言”依舊是吸引受眾的有效法寶,就看你的本領是否超凡脫俗,高人一籌。本期的前沿報告《新媒體的版面語言》貼近傳媒發展變化的新動向、新時尚,符合時代潮流,引人矚目。
新媒體的人員構成中,傳統媒體人士跳槽進入的占相當比重,他們對傳統版面語言的認識和操作水準并不落后,各家都有自己的“高招兒”,認真研究探討新媒體的發展規律,洞察受眾的變化和需求,及時改進視覺傳達的規則,不斷繼續和創新,這條路子是相當光明和寬闊的,專題文章都很有說服力。
2.《專注專業,不疾而速》反映工人日報江蘇記者站王偉站長的先進事跡。工人日報是傳統大報,在我國企業界有很高的聲譽,在全國總工會的大力支持下,企業里工人日報的訂閱數量一直名列前茅。王站長深入工人基層,到工人群眾中去采訪寫作,抓新聞、抓典型,好稿不斷,成就斐然,很感人。他的成功經驗和寫作體會給我們有益的啟示和教益,引領工人通訊員走上新聞報道之路,獲獎理所應當。筆者曾經在企業擔任工人通訊員多年,為工人日報撰稿多篇,讀了王偉的事跡眼前一熱,備感親切。
3.《追尋和還原人民軍隊英雄事跡的記者們》一文,讀后感慨頗多。一個民族不能沒有英雄,民族英雄是典型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人民軍隊是為人民利益而奮斗、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英雄,是令人敬佩和永遠懷念的。英雄大多是靠記者的采訪、挖掘、發現和報道而被人知道的,忠于職守、追尋英烈是記者的光榮使命。陳力丹教授的講述,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教授就是教授,他從采訪、寫作專業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問題,站得高,看得遠,他寫的新聞,他教我們寫的新聞才更加真實可信,少出紕漏,少走彎路。
本期文字編校嚴謹,差錯很少,只看到一處不妥的文字,值得斟酌:
P112二欄3、4段中有“做準備”“作準備”字樣,“做”“作”歧義并不明顯,但在一段文字之中可否用字統一?
特約評刊員 李惠東
2021.7.30
來源:青年記者
編輯: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