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utput id="qaeul"><code id="qaeul"></code></output>
        2. 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枝椏”“樹椏”宜寫成“枝丫”“樹丫”

          2019-10-09 14:45: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杜永道

          摘要: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山風裹著樹,輕輕搖擺,花朵在枝椏上顫抖——開花的梨樹像一個穿白紗裙的少女,扭動著柔軟的腰姿。這是一棵

            杜老師:

            某媒體刊文說:“山風裹著樹,輕輕搖擺,花朵在枝椏上顫抖——開花的梨樹像一個穿白紗裙的少女,扭動著柔軟的腰姿。這是一棵老梨樹,粉團的花朵把樹椏全蓋住了。”請問其中“枝椏”“樹椏”的寫法是否妥當?謝謝!

            河北讀者 林風合

            林風合讀者:

            1955年12月頒布《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時,漢字尚未簡化。該整理表規定,繁體字“椏”是“丫”的異體字,予以淘汰。從那時起,表示樹木上分杈的“枝椏”,應當寫成“枝丫”。但在實際應用中,有的人沒有注意到這一規定,仍采用“枝椏”的寫法。漢字簡化后,“椏”類推簡化為“椏”。

            其實,“枝椏”跟“枝椏”的寫法都是不妥當的。

            2001年頒布的《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中的“附錄”指出,宜寫“枝丫”,不宜寫“枝椏”;《現代漢語詞典》等工具書將“枝丫”標示為推薦詞形,將“枝椏”標示為淘汰的異形詞。

            2013年頒布的《通用規范漢字表》規定,在姓氏人名、地名及科技術語中,可以用“椏”。該漢字表舉出的“椏”用于科技術語的例子是“五椏果科”。但是,表示樹木分杈的意思時,不宜采用“椏”或“椏”,仍應采用“丫”的寫法。因此,提問中的“枝椏”“樹椏”宜寫成“枝丫”“樹丫”。

            下面舉幾個正確使用“枝丫”“樹丫”的用例:

            (1)北京世園會終于揭開面紗,分布在各個展園的2000多種植物向參觀者伸出枝丫、一展風姿。(《世園會展園這樣誕生》,《光明日報》2019年5月3日)

            (2)一座座農家小院,總有如房高的櫻桃樹枝繁葉茂,枝丫上如珠如串地結掛著紅彤彤的果實……(《櫻桃甜美》,《人民日報》2019年4月15日)

            (3)門前林帶里的白楊樹披瓊掛玉,等著孩子們去嬉鬧。偶爾有人走過,孩子們會使勁用腳一蹬,那樹丫上立著的雪便簌簌墜落。(《白雪芳草湖》,《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2日)

            (4)其中有一棵老榕樹,樹冠覆蓋面積達1933平方米,樹丫長達30多米,樹干底端要10多個成年人才能合抱。(《云水謠 有歌有景有古韻》,《人民日報》2016年11月13日)
           

            (《語言文字報》原主編杜永道/《人民日報海外版》2019年06月29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編輯:qnjz

          国产成本人片无码免费
              1. <output id="qaeul"><code id="qaeul"></code></output>